上海浦东援藏干部让藏红花绽放雪域高原

来自浦东时报的消息,2017年盛夏,经过来自浦东的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们的努力,第一批在西藏大规模种植的藏红花种球从泥土中挖出,进入2个月的夏眠,并将在10月初开出第一朵花朵。

藏红花绽放

“这片地球上海拔最高的藏红花,将孕育出一个生产鲜花饼、精油、口服液等产品的高原产业,最终带领江孜人民走向小康之路。”浦东援藏干部、江孜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陆剑涛说话时,被高原阳光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信心十足的表情。

为什么是藏红花?

藏红花,最早由明代从西域传入,亦称作番红花或西红花。

江孜的8月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蓝天白云下,金黄的色块散落在青稞大片的墨绿中,衬托得宗山古堡更加巍峨。“风景秀丽、牛羊成群,为什么脱贫却是场攻坚战呢?”浦东援藏干部、江孜县委常务副书记王高安半年时间把全县19个乡镇走了两遍,深入90多个村居调研了解情况,明白了一些:藏民认为财产是上天的恩赐,所以市场经济广泛认可的高价卖、低价买的规律在这里不适用。此外,一些藏民不适应现代都市快节奏的工作方式。

“江孜需要一种具有高附加值,同时又可以轮番作业、适合藏民传统生活方式的经济作物。”王高安写就的《江孜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提出了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加强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集中异地搬迁等具体操作办法,得到了江孜县四套班子的高度认可,而藏红花正好满足了江孜的需要。

藏红花花朵和藏红花花丝

藏红花打上“江孜”印记

自古以来,藏红花就没有在4000米海拔以上生长过,因为高原的紫外线、寒冷会“杀死”她。

“反过来说,距离太阳最近,出产的藏红花才蕴藏了最深的养分;昼夜温差大,生长缓慢,最终的成果才最浓郁。”西藏红河谷藏红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CEO郑安平现在开口闭口都是江孜、藏红花。其实,在因藏红花与浦东援藏结缘前,他的事业在上海。如今,通过近两年的努力,他成功地让藏红花开在了高海拔的江孜。

首先,藏红花需要现代化农业大棚,这需要投资数千万元,浦东援建江孜的红河谷农业园提供了该“硬件”条件。陆剑涛说:“红河谷对藏红花项目免租金两年。”而且,随着2017年藏红花种植成功,第二期在年堆乡的79个大棚已着手种植准备,种植面积达40多亩,与红河谷的面积相似。第三期确定在康卓乡,“那是藏民异地搬迁的定居点,搬迁居民可以靠种植藏红花就业、创业。”陆剑涛告诉记者,康卓乡的藏红花种植面积将达到300亩。

“如此珍贵的藏红花,除了做成系列产品,更可以成为文化旅游的要素。”郑安平企业家的思维与援藏干部的思考一拍即合--江孜九成以上都是藏族,到处是原汁原味的藏式民居。当藏红花成为江孜的“名片”后,可以带领藏族居民打开自己的家门,通过旅游业致富。

记者了解到,在王高安的调研基础上,江孜县提出了以下几种可以实践的脱贫机制:一是投资新建项目,招收建档立卡户就业,建档立卡户取得工资报酬脱贫;二是投资需要资金的成熟项目,投资金额以招收建档立卡户数来核定,建档立卡户就业取得工资报酬脱贫;三是投资育苗(菌菇、蔬菜、藏鸡、小羊等种养类),无偿提供建档立卡户种养,建档立卡户销售取得收入脱贫;四是投资培育沙棘等绿化苗,无偿提供乡镇栽种,安排建档立卡户培育在苗圃育苗,在绿化规划区域种苗,落实绿化补偿岗位,取得报酬脱贫;五是投资成熟项目,投资金额量化到无劳动能力但又不在政府兜底范围的建档立卡户,项目单位以分红的形式落实收入,使建档立卡户脱贫;六是投资配套异地搬迁,提供生产资料或者就近就业机会,比如新建温室大棚,实现产业对接,建档立卡户就业脱贫;七是投资技能培训,建档立卡户学得新技能,实现就业脱贫。


标签:藏红花 上海 高原 西藏

声明:
1、藏红花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医学相关、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2、本站部分图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仅为分享知识,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