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藏红花之味

来自福布斯中文网陈树哲2011年1月7日的文章,藏红花之味。

新西兰的藏红花之味

新西兰的藏红花之味

在新西兰,皇后镇的人都喜欢开上20分钟车,到邻近的箭镇吃饭,后者虽然比前者小得多,但那里才是真正的美食天堂。所以,当我在皇后镇的时候,自然不能错过这么一个藏匿了许多好餐馆的去处。

箭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餐厅是Saffron餐厅,不仅因为那里的美食,还有它的主人Peter Gawron。

Saffron的意思是“藏红花”,北京也有一家与之同名的餐厅,但两者没有任何关系,我想当Peter Gawron多年前在北京学习厨艺时,那里还没有“藏红花”。两家餐厅相同的地方大概是都很受欢迎,这里的“藏红花”如果不提前定位,就别想尝到Peter的手艺。

这家餐厅倒不难找,就在小镇的主干道上,但它的外面依然和新西兰一般的餐馆无异,不太起眼。就是这样一个小餐厅,曾被知名旅行杂志评为“全球最让人兴奋的 100张餐桌”之一,且连续四年入选《Cuisine》的最佳餐厅名单。店内虽小,但安排得错落有致,设计很质朴,只用几幅印象派风格的图画装饰墙壁。最大的亮点是那个开放式厨房,它被餐桌和吧台包围,挂着锅鼎瓢盆,食客可以清楚地看到厨师在里面的一举一动。

新西兰的藏红花之味

新西兰的藏红花之味

新西兰的藏红花之味

新西兰的藏红花之味

我随手拿起桌上一本印有大大“Saffron”字样的册子。最开始以为是菜单,心想这小餐厅的菜单还真是厚实,那么小个厨房也能做出这么多东西。后来一看才知道是菜谱,每一道菜都出自Peter之手。里面除了各种菜色的烹饪说明和实物拍摄展示,还有很多人物的合照,一看就知道是餐厅员工的合照,但拍出来很有范。Carly指着其中一张照片里一个人说:“这就是Peter,是不是很帅?”确实,那个站在中间,穿着厨师服的男人,眉目间有明星的风采,笑容非常迷人。而我这才反应过来,那个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的厨师正是Peter本人。“他40几岁啦,”认识他10年的Carly笑着说,“看不出来吧。”那口气听起来像是在讲自己的初恋情人。

Peter不是新西兰人,他生长在阿德莱德,并在那里学习厨艺,为最好的星级餐厅工作。随后,Peter离开澳洲,每年换一个地方,学习世界各地的菜色。最后,于1999年选择在箭镇落脚,开了这家餐厅。“是爱情把他留住了,”Carly说,“他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妻子,这家餐厅是他们两个人一起开的。” 由于Peter周游列国的学艺经历,他的厨艺融合了世界各地菜色的特点,创造出自己的东西,这些都能在他的菜谱中找到,在Saffron,可以尝到地中海的风情、法式的浪漫、澳新地区的简约、中式的味道。

新西兰的藏红花之味

新西兰的藏红花之味

新西兰的藏红花之味

新西兰的藏红花之味

在享受了丰盛的晚餐后,已接近10点,天色才刚刚暗下来。Carly不急着送我们回酒店,而是转场到与餐厅一巷之隔的Blue Door Bar,那是Peter的副业。平时,他会在10点后便赶回家陪太太,当天依仗了Carly的面子,他留下来喝酒聊天。我说我在餐厅看到了天津包子。他笑着说自己曾在中国学过厨艺,“最开始是在成都学川菜,”Peter说,“我觉得那是最好的中国味道。”而“藏红花”这个词估计也是在那时深深留在心里的。后来,他又去了北京,在那里,他曾被某个餐馆的上菜排场给镇住了,“原来上菜的程序可以这么隆重,真的像古代的帝皇一样。”我追问餐馆的名字,可惜时日太久,他仅有的中文印象也忘了,只留下一些中式的菜式在自己的菜谱。他告诉我鱼和虾是他喜欢的材料,无论做成什么,都非常好吃。另外,他还是保持原来的习惯,每年花一点时间到某一个地方去“游学”,厨学海无涯苦作舟,Peter始终在前进中。偶尔闲下来的时候,他也会去打打高尔夫,但对于他来说,“充裕的时间显得很奢侈”。


标签:藏红花 美食 餐厅 新西兰

声明:
1、藏红花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医学相关、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2、本站部分图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仅为分享知识,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