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自然分布于青海等地海拨三千米以上的草原草甸土壤和原始森林的深山峡谷的土壤之中,因此,我们称之为“坚野”的亦即真正的冬虫夏草,其实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草原冬虫夏草,一种是森林冬虫夏草。

由于草原和原始森林的水土、气候、日照、自然生态环境差异很大,所生长的冬虫夏草在颜色、味道、形态、功效等方面都有所差异,草原虫草颜色较黄,多为黄棕色或深棕色,森林虫草生长在阴山峡谷,肥沃的黑色土壤长期保持湿润状态,所产的虫草颜色较深,多为棕色至棕褐色。

这两种虫草都是有八条腿,子实体单枝而细长,肉质结实,鲜时有都一层难看的膜皮覆盖着,新鲜者折断后肉色为白色;草原虫草比森林虫草的棱角更为明显些,而森林冬虫夏草的腥、甘、香、苦等味道明显要比草原虫草要浓。

由于森林虫草其性平,味道甘苦,色泽偏黑,全草均可入药,药力更为强大,一直是皇族专属品,加上森林虫草生长在原始森林最险峻的阴山峡谷,资源极为罕有,所以很少流入民间。长期以来,权贵们都是把偏黑偏苦的森林虫草视为“神仙草”“回春草”。“宁要深山峡谷虫草一把,不要黄金美玉满堂”的古谚一直在权贵圈中流传。

这在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明代名医张景岳《景岳全集》中也写道:“四川灵山有虫草、味甘、性平、色黑,强肾最佳,金虫入药,益肺补肾,化谈止咳。”古人采药上高山,越是深山峡谷山高路险,越能寻找到名贵珍稀的药草。

许多珍贵的药材都是在深山峡谷中采到的,冬虫夏草也是如此。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闻说长江边上一位老人活过百岁,且面如桃花,声如洪钟,步履如童子般矫健,皮肤如婴孩般嫩滑,不觉感慨曰:“自古以来,六十曰老,七十曰耆,八十曰耄,九十曰耋,活到百岁号称人瑞,此老虽然已超过九九归一的期颐之年,怎么仍象青壮年般健硕,象青少年般阳光?于是,李时珍决定前去探访。

待寻得老人一看,此人中等个头,长方脸儿,两道又黑又宽的眉毛,那一对顽强的眼睛清澈无浊,闪闪发亮,除两鬓斑白外,头发仍乌黑发光。他走步刚劲,行动轻捷,站在李时珍面前,就象在地上扎了根似的。

李时珍顿时觉得,哪怕上去三五个小伙子,也未必能扳动他半毫。更令人惊讶的是,老头那强壮的体魄里似乎还隐藏着充沛的精力和无限的生机。李时珍惊愕之余,便虚心讨教长者何以得青春不老,红旗不倒?老人吐出一口气,面色更加红扑,他有板有眼地告诉时珍,他今年106岁,60年前,巧遇一老和尚指点,称在川藏的原始森林的阴山峡谷之中,长着一种冬天虫、夏天草,当地人称“雪蚕”的东西实为奇珍异宝也。

老人遵嘱采回陈年米酒泡之,早晚各一杯,一个月后顿觉心气大爽,三个月后,顽疾渐消,半年后,浑身充满生机,气、性增矣。时珍听后,决心到川藏高原寻找此宝。

几经沧桑,时珍到达老人所指的高海拔原始森林,只见那山终年积雪,那山涧清泉遍布如入绿色的仙人国土,时珍大喜,采得雪蚕苦心研究,在“本草纲目”中对冬虫夏草的产地、颜色和特征作了经典的表述,那就是:“雪蚕(即高海拔森林冬虫夏草)生于阴山以北及峨眉以北,长六、七寸,色黑”。

也就是说,李时珍发现的真正的冬虫夏草,是产于川藏高海拔峨眉山以北,颜色较黑。


标签:冬虫夏草

声明:
1、藏红花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医学相关、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2、本站部分图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仅为分享知识,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