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角膜移植术及排斥反应防治中冬虫夏草的作用

目的:利用胎儿角膜行角膜移植术及冬虫夏草抑制免疫排斥反应。

方法:以≥7月龄胎儿角膜行42眼治疗性角膜移植术.术后口服冬虫夏草与激素合用,分组观察及随访。

结果:42眼移植片均已成活。植片透明率甲组65%,乙组90.91%;排斥反应甲组45%,乙组13.64%。视力≥0.3者甲组35%.乙组68.18%。结论胎儿角膜作供体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值得推广。术后冬虫夏草能强化免疫抑制作用,降低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片透明率。

角膜移植术(corneal grafting,CG)是挽救视力、治疗角膜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成人供体角膜来源极端缺乏。近3年我们连续采用≥7月龄引产胎儿角膜作供体手术治疗角膜病42例,术后口服冬虫夏草抑制免疫排斥反应。

[资料与方法]

由于角膜严重感染和抑制或穿孔致视力丧失或视力高度障碍,用其他治疗不能控制感染修复穿孔及恢复部分视力而适用于CG者42例42眼。男26例,女16例;年龄11~78,平均45岁;板层CG31眼、桥状CG 7眼、部分穿透性CG4眼。全部病例均为第一次行CG。其中单疱病毒角膜炎27眼,霉菌性角膜溃疡并穿孔6眼,角膜血管翳2眼为,角膜爆炸伤2眼,其他5眼。术前视力除角膜爆炸伤2眼为0.1外,余均<0.08。

计划生育外妊娠≥7月健康产妇引产胎儿,产后60分钟内无菌摘除胎儿眼球,湿房保存48小时内使用,或切取胎儿角膜脱水处理置纯甘油中冷藏备用。在手术显微镜下,按常规CG操作方法进行,均为单眼,植片直径4.5~7.5 mm,其中以5.5~6.5 mm者居多,连续缝合。按术后时间先后随机分甲(对照组)乙(治疗组)两组治疗观察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术后甲组每日换药,散瞳、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滴眼,全身使用和皮质类固醇1.5~2月,乙组除同甲组治疗外,同时口服冬虫夏草胶囊1.5~2月。

结果:42眼胎儿CG移植片均成活。

植片透明情况:甲组透明率为65%(13/20);乙组90.91%(20/22)。经卡方检验x²=4.177,P<0.05。

术后排斥反应:甲组术后5~9周发生,其发生率为45%(9/20);乙组术后5~6周发生,其发生率为13.64%(3/22)。x²=5.05,P<0.05。

术后规力:甲组最后随访视力≥0.3者7眼,0.1至0.2者10眼,<0.1者3眼;乙组最后随访视力≥0.3者15眼,0.1至0.2者5眼,<0.1者2眼。x²=4.624,P<0.05。

[讨论]

7月龄胎儿角膜构造基本形成,接近于成人。且板层角膜移植材料不要求角膜组织具有活性,只要能保存角膜的支架作用就能为临床应用。本文结果证明,7月龄胎儿角膜作为供体应用是可获成功的。从免疫学和生理学观点而言较异种角膜材料优越,易得到并可长期保存备用。对角膜严重感染或穿孔而无成人角膜供体来源的病人.作为一种控制感染和修复穿孔的应急抢救手段,挽救部分视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CG免疫排斥反应是一种组织相容性抗原不符引起的迟发性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反应高峰在术后1~3月内。单用有关西药,减轻或控制排斥反应,临床效果多不满意。寻求新的免疫抑制药物,避免或减轻排斥反应,是保证移植片长期透明的重要课题,我国特有的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的一种药用真菌。近年关于其发挥免疫作用的报道增多。其对T淋巴细胞有抑制作用,很可能类似环孢霉素A作用机制,而同属第三代微生物免疫抑制剂。有作者认为该药对抗体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李仁贵证实应用冬虫夏草与用药前,两组总T细胞、T辅助细胞及T抑制细胞均有显著降低,可抑制CG免疫排斥反应,同时增加移植片透明率。本文结果进一步证实冬虫夏草与皮质类固醇合用后移植片透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标签:冬虫夏草 作用 防治

声明:
1、藏红花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医学相关、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2、本站部分图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仅为分享知识,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