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资源管理为何困难重重

青藏高原历来是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地,然而与30年前相比,虫草的资源已经大幅减少,部分破坏严重地区资源量不足30年前的1%~3%。

虽然资源蕴藏量逐渐匮乏,但近年来受利益驱动,冬虫夏草的采集量仍在持续上升。30年前,中国冬虫夏草采集量每年仅有几吨,而目前的采集量已经达到了100-200吨。

过度采挖对虫草的产地环境也产生了巨大威胁。专门从事草地环境研究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蔡典雄说,过量开采使得高原山地植被裸露,毒蒿草等有害植物侵占草场,进而导致高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早在1999年我国就将冬虫夏草定名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000年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严格管理冬虫夏草采集、销售和收购工作。但10多年来,冬虫夏草资源的管理仍面临重重困难。

首先,资源储量不清是造成管理混乱无序的主要原因。青海省草原监理站专家蔡佩云说,冬虫夏草生长环境特殊,资源调查难度大、时间长、耗费高。现行统计的数据基本是通过交易渠道获得的粗略数据,而目前交易渠道本身就非常不规范,大量的虫草都是通过私人交易,无票据可查。现在最基本的虫草资源分布情况,依然沿用着20世纪80年代的普查结果,这导致采集计划不科学,合理的采集时间难确定,限采措施针对性不强。

其次,虫草市场缺乏有效监管是目前市场混乱、资源乱采滥挖最主要的原因。据了解,目前虫草产地的交易大多是直接开展的私下交易。一方面,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虫草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税收流失,不利于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也迟迟未能建立。蔡佩云认为,国家目前出台的有关政策法规仅提出了宏观要求。虫草资源管理利用缺乏地方性法规的规范,使得虫草资源的保护一直没有步入法制化轨道,市场监管缺乏依据。

最后,虫草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科研投入不足。由于虫草科研涉及较多领域,一直以来,研究力量分散,方向单一,主要集中在虫草的有效成分研究和人工培育,对虫草的资源状况、虫草与环境的联系以及在促进产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较少,而关于虫草资源管理、政策以及市场贸易方面的研究则更少。


标签:冬虫夏草

声明:
1、藏红花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医学相关、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2、本站部分图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仅为分享知识,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