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中关于冬虫夏草的收录

麦角菌科 冬虫夏草 Dongchongxiacao 《本草从新》

[异名]夏草冬虫《黔囊》,虫草《本草问答》,冬虫草(甘肃)。

[品种考证]冬虫夏草入药,始载于《本草从新》,曰:“四川嘉定府(今四川省乐山县)所产者最佳。云南、贵州所出者次之。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则复化为虫。”《纲目拾遗》对其记载尤详:“夏草冬虫,出四川江油县化林坪,夏为草,冬为虫,长三寸许,下趺六足,脰以上绝类蚕,羌俗采为上药。”并引《七椿园西域闻见录》云:“夏草冬虫生雪山中,夏则叶歧出类韭,根如朽木,凌冬叶干,则根蠕动化为虫。”又引《柳崖外编》云:“冬虫夏草,一物也。冬则为虫,夏则为草,虫形似蚕,色微黄,草形似韭,叶较细。”综合上述文献对其形态的描述和产地、生境的记述,并参照《植物名实图考》之附图,可以确定,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菌及其寄生的复合体是传统的药用冬虫夏草。然《纲目拾遗》又载:“《四川通志》云:冬虫夏草出里塘拨浪工山,性温暖,补精益髓。”据《新华本草纲要》考证,此处所说的冬虫夏草,是凉山虫草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Zang,Hu et Liu,为川西以及滇东北一带所用的冬虫夏草代用品,说明古代所用冬虫夏草,存在异物同名问题。

[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虫草蝙蝠蛾等幼虫体(菌核)的复合体。

[原植物]冬虫夏草菌 Cordyceps sinensis(Berk . )Sacc . [Sphaeria sinensis Berk.]子座单个,罕2~3个从寄主前端发出,全长4~11cm,长棒形或圆柱形,基部粗1.5~4mm,向上渐细。头部近圆柱形,褐色,初期内部充实,后变中空,长1~4.5cm,粗2.5~6mm,尖端有1.5~5.5mm的不孕顶部。子囊壳近表面生,基部稍陷于子座内,椭圆形至卵形。子囊多数,细长,产生在子囊壳内。每个子囊内具有子囊孢子,通常1~3个,少数为4个或更多,长线形,有多数横隔,不断裂为小段,大小160~470μm×5~6.5μm。生于虫草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 Oberthur等的幼虫体上,常见于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上,尤多见于具有积雪、排水良好的高寒草甸。分布于甘肃、青海、湖北、四川、云南、西藏。

[培育要点]生物学特性 冬虫夏草为兼性腐生菌,以鳞翅目蝙蝠蛾科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为寄主,染菌致病幼虫冬季潜入土中,死亡后虫体上形成菌核,翌年春季在较温暖、潮湿的环境下,虫体头部生长出有柄棒状棕色的子实体。培育技术(1)菌种分离 采新鲜虫草菌核,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表面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后用解剖刀分成小块,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0g,葡萄糖4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鸡蛋黄1g,维生素B1溶液20ml,琼脂20g,水1000ml,pH值自然。置于24~26℃温度条件下,约15日可发出形似青霉的虫草菌。(2)蝙蝠蛾幼虫的饲养与接菌蝙蝠蛾幼虫喜食含淀粉较丰富的山高粱及珠芽蓼,首先应用该种饲料大量饲养蝙蝠蛾幼虫,在28~30℃条件下幼虫化蛹变为成虫,在幼虫变蛹之前,向虫体喷洒虫草菌,染病幼虫死亡后,在继续培养即可生长出虫草。除人工培养虫草外,现还有采用液体深层培养的方法,获得菌体入药。斜面菌种培养基用玉米粉、蔗糖、琼脂各20g,加入水1000ml,自然pH值,在25℃下约7日即可转接一级摇瓶。摇瓶和发酵罐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煮沸30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汁)、蔗糖2%、蛋白胨1%、酵母粉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摇瓶培养用500ml三角瓶装培养基100~150ml,接入斜面菌种,在摇床培养,每分钟150转,于25℃下振荡4日即可长好,可继续用1000ml或5 000ml三角瓶扩大培养至需用液量,即可转入发酵罐培养。用500L发酵罐,投料300L,接种量10%,温度24~26℃,罐压29.4~49.1kPa(0.3~0.5kg/cm2),搅拌速度每分钟180转,用菜籽油消泡,培养90~120小时,见菌丝浓度不再增加,即可终止发酵。冬虫夏草菌体发酵液,置于浓缩罐内,其真空浓度为77.1~79.8kPa(580~600mmHg),蒸发量为每小时300kg,温度60~62℃,真空减压浓缩至原液体积的1/5左右,浓缩完毕,将提取物制成膏或胶囊入药。

[采收加工]野生虫草于夏至前后,当积雪尚未溶化、子座多露于雪面时采集。过迟则积雪溶化,杂草生长,不易找寻,且土中的虫体枯萎,不合药用。找到后,挖出虫体及子座,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的泥土及膜皮,烘干或晒干;人工培养虫草待子座长成后采收,晾干即成。

[药材及产销]冬虫夏草Cordyceps 主要产于四川、青海、西藏、云南。以四川产量最大。销全国各地并出口。

[药材鉴别]性状鉴别本品由虫体及从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组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3~8mm,表面深棕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单生,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3m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顶端有一不育部分;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淡。以虫体色泽黄亮、丰满肥大、断面黄白色、子座短小者为佳。显微鉴别子座头部横切面:子囊壳大部陷入子座内,先端突出于子座之外,大小为250~280μm×90~150μm,每一个子囊壳内有多数线形的子囊,大小为120~160μm×2.5~4μm,子囊内有数个具有横隔膜的子囊孢子。 

冬虫夏草 

(1) 全形,上部为子座,下部为已毙幼虫

(2) 子座横切面,示子囊壳

(3) 子囊壳放大,示子囊

(4) 子囊放大,示子囊孢子


标签:冬虫夏草

声明:
1、藏红花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医学相关、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2、本站部分图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仅为分享知识,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